今天是立案登记制实行的第五个工作日,不知不觉,已过了一个星期,新鲜感已过去,心情也恢复了平静。还是像往常一样,上班,时刻准备着为人民服务,坚守公平正义。
法庭还是那么热闹,来起诉的当事人不少,案件类型也各式各样,但以离婚纠纷、民间借贷纠纷居多。一上午,来法庭起诉离婚的就有七、八起,民间借贷也有四起。这些类型案件基本都有共通点,例如离婚案件,经审查,合格的起诉条件必须具备有民事起诉状、原被告身份信息、原被告结婚证,其次该类案件多是因为感情不和,双方无法继续生活,协商不下而到法院起诉离婚,同时应注意的是离婚案件多涉及财产、小孩问题,处理这类案件就需要有丰富生活经验的资深法官对当事人进行了解、开导,找到症结所在,对症下药,争取让双方当事人和平解决纠纷。再如民间借贷纠纷案件,审查的基本要件是有适格的原被告、基本证据(通常是借条),立案后,这类型案件则需要年轻有朝气的法官,因为有时当事人需要申请诉前保全的,我们的法官不仅要脑力劳动也需要体力劳动的配合。看着法官忙忙碌碌的身影,我在思考,怎样处理这些案件才能既高效便民又节省司法资源呢?
首先,实行立案登记制的好处在此刻就发挥了作用,坚持有案必立,有诉必理原则,只要当事人的起诉材料符合登记条件的,均予以登记。登记后,我们可以针对不同的案件类别分派不同的法官对案件进行审查,知人善任,经法官审查符合立案条件的予以立案。
第二,搞好诉调对接,形成多元化解决纠纷机制。基层法庭所面对的案件大部分属于婚姻家庭类、民间借贷和小额诉讼类的民事一审案件。我院一直秉承“分流在诉前、解决在诉中、化解在诉后”的理念,积极开展诉前教育和诉前调解,丰富调解手段,提升调解能力,把诉讼便民服务、矛盾速裁化解、小额诉讼解决的关口前移,发挥法官品牌调解作用,资源合理分配到每个业务庭,有针对地解决司法实践中遇到的瓶颈。另外,我院还搭配了陪审员调解、司法局派驻调解等方式,对适合调解的案件主动介入,耐心调解,释法明理,巧妙化解纠纷,节省司法资源。 第三,面对复杂的案件,全庭干警要团结一心,出谋划策,以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为己任,形成讨论记录。全庭意见不统一的,邀请分管领导及机关业务指导庭的法官参与讨论。最后,还可以提交审委会讨论,做到层层部署,周密防护,打造一支综合素质强大的法院队伍,为我们的司法事业奉献力量。
第四,善于总结经验,集思广益,将类型案件的纠纷解决机制形成模式,编辑成册,供干警学习讨论,同时还可邀请资深法官为我们的干警传道授业解惑,以便更好地将办案经验运用于司法实践活动中,助力司法公正。
第五,为实现公平正义,法院要深化文化建设,倾力打造道德文化和廉政文化,加强自身建设,从思想上强化法官司法意识,做遵法学法守法用法的模范,自觉接受人大的法律监督、检察机关的诉讼监督和社会舆论监督,让当事人打一个公正、高效、透明的官司。